兰州疫情领导责情况,谁举报了三鹿?

对于兰州疫情领导责情况的相关题,以及谁举报了三鹿?想必很多人都想知道,下来听小编解说。


一、谁举报了三鹿?

事件起因是,多名食用三鹿集团生产的婴幼儿奶粉的婴儿被发现患有肾结石,随后在奶粉中检出化工原料三聚氰胺。据我国数据,截至2008年9月21日,共有39965名婴幼儿因使用婴儿配方奶粉接受门诊治疗和咨询并已康复,目前住院治疗12892人,已治愈出院1579人,1,579人死亡。4人。截至2008年9月25日,香港有5人、有1人确诊。该事件引起各国对乳制品安全的高度关注和担忧。国家质检总局公布国内乳品企业生产的婴幼儿奶粉三聚氰胺检验报告后,事件迅速恶化。伊利、蒙牛、光明、盛源、雅士利等22家生产企业69批次产品中检出三聚氰胺。检出三聚氰胺。该事件也严重损害了中国制造产品的信誉,多国禁止进口中国乳制品。2008年9月24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表示,牛奶事件已得到控制。2008年9月14日以后新生产的酸奶、巴氏奶、灭菌奶等主要品种液态奶样品中均含有三聚氰胺。任何抽样检测均未检出三聚氰胺。


事件背景/三鹿奶粉事件


2000年以后,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乳制品市场已转变为一个大市场,并且由于消费群体庞大,可分为高、中、低三个消费层次。为调整内地市场供需,除了从日本、新西兰等海外国家进口近30万吨乳制品以满足高中生消费水平外,中国内地绝大多数消费群体,包括婴幼儿,仍然使用我国自主生产的产品。主。


在此因素下,知名三鹿品牌顺势推出18元一袋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不到进口奶粉价格的一半,以应对规模化的乳制品市场。从此成为中国大陆重要且知名的婴幼儿奶粉品牌。连续多年稳居中国大陆自制乳品市场第一。但由于需求旺盛、价格竞争等因素,企业和政府都忽视了生产过程和质量控制,这一缺点最终爆发了。


尽管经过相关单位调查,我国内地检察院认为乳品收购站应对污染事件承担主要责任,并对相关当事人进行了严厉处罚和逮捕。但也有人质疑,奶粉事件的起因源于三鹿集团抢夺中国大陆贫困的农村市场,偷工减料降低成本。


疫情爆发的前奏/三鹿奶粉事件


早在2004年阜阳不合格奶粉事件中,三鹿奶粉也被列入不合格奶粉企业和假冒奶粉名单。但后来证实是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失误所致,三鹿被移出了“黑名单”。”,国家多部门联合发文,要求各地允许三鹿奶粉正常销售。


2007年9月2日,河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检测营养指标、理化指标以及蛋白质、亚硝酸盐、抗生素残留等安全指标,结果全部合格。检查结果由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每周质量报道》节目独家播出。


不过,据新浪从相关人士处获得的“三鹿内部邮件”显示,“2008年3月以来,三鹿集团陆续收到消费者举报婴幼儿食用三鹿婴幼儿奶粉后出现尿液变色或尿液有颗粒。”后来在法庭审理中,公司管理人员证实,公司于2007年底首次收到投诉。


阻挠曝光/三鹿奶粉事件


2008年5月20日至21日,有网友爆料,他2007年11月在浙江省泰顺县一家超市购买的三鹿奶粉存在质量题,导致女儿小便异常。随后,他与三鹿集团、县工商局交涉未果。为此,该网友在网上发文自救,并以“这种奶粉可以用来救灾吗?”为题进行投诉。但投诉被三鹿集团区域经理以四箱价值2476-8元的新奶粉驳回。作为回报,获取用户的帐户密码,以请求删除相关的在线帖子。随后,该网友表示,因相信三鹿集团的解释,认为自己买的是假货,所以同意接受赔偿并删除该帖子。


据《三鹿内部邮件》称2008年8月1日下午6点,三鹿获得检测结果送检的16个婴幼儿奶粉样品中,有15个样品检出三聚氰胺。2008年8月2日下午,三鹿公司向石家庄市政府和地新华区政府报告了相关情况。并开始召回市场上的三鹿婴幼儿奶粉。2008年8月4日至9日,三鹿公司对交付的200份原奶样品进行检测,确认“原奶中人工掺入三聚氰胺是其进入婴幼儿奶粉的主要方式”。


在确认多名婴儿因其集团生产的奶粉而患上肾结石后,三鹿集团开始了危机公关工作。三鹿公关公司北京淘蓝通略广告有限公司被指控于2008年8月11日向三鹿集团建议与中国最大的互联网搜索引擎公司百度合作屏蔽相关新闻作为公关解决方案


“安抚消费者,1到2年不让他们说话;与百度签订300万广告协议,享受负面新闻删除,获得新闻话语权;以攻为守,收集行业负面新闻拳头产品“肾结石”消费信息应急,对于百度300万元框架合作事宜,奶粉事业部已投入120万元,集团只需再协调180万元,即可与百度签订框架,享受新闻和公共关系保护政策。”


这封自称是三鹿公关公司员工的信件在网上发布,自称是公关解决方案,2008年9月12日三鹿奶粉事件曝光后,在网络上广泛流传。


事件发生后,2008年9月13日,百度针对这一说法发表声明,表示从未接受过这样的请求


”2008年9月9日晚,三鹿公关机构致电百度大客户部门,要求协助封锁近期有关三鹿的负面新闻。由于该提议违反了公司规定以及百度长期以来信息公平、透明的原则,大客户公关部第一时间严词拒绝。2008年9月12日,公关公司再次致电希望屏蔽有关三鹿的负面消息,但再次被大客户部拒绝。


2008年6月中旬以后,三鹿陆续收到婴幼儿出现肾结石等症状到医院就诊的信息。南方日报收到网友反馈,有人在国家质检总局食品生产监管司留言系统举报三鹿奶粉导致婴儿多发肾结石。但该消息随后被屏蔽,只剩下要求网友提供详情的消息。7月,徐州儿童医院小儿泌尿科医生冯东川在国家质检总局食品生产监管司消息系统中通报,因肾结石导致婴儿肾功能衰竭的病例数2008年意外增加,大部分人喝的是三鹿奶粉,并表示希望政府部门能够组织流行病学家帮助查明原因,但没有得到明确复。


三鹿集团是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其海外第一大股东是新西兰恒天然公司。据新西兰政府称,2008年8月恒天然得知奶粉题后,立即要求中国投资者和当地政府官员召回三鹿集团生产的所有奶粉。但恒天然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却未能奏效,中国当地官员充耳不闻,试图掩盖此事,没有正式召回。恒天然必须向新西兰政府和总理海伦克拉克汇报。2008年9月5日新西兰政府获悉这一消息后,下令新西兰官员绕过当地政府,直接向中国中央政府报告这一事件。这时中国政府才认真对待此事。


事件曝光/三鹿奶粉事件


2008年9月8日,甘肃岷县14名婴儿同时患肾结石,引起外界关注。截至2008年9月11日,甘肃省共发现肾结石儿童59例。一些儿童出现肾功能不全,一人死亡。这些宝宝都消费了售价18元左右的三鹿奶粉。而且,人们发现近两个月来,中国多个省份都发生了类似事件。中国卫生部高度怀疑三鹿牌婴儿配方奶粉被三聚氰胺污染。三聚氰胺是一种可以提高蛋白质检测值的化工原料。长期摄入会导致人体泌尿系统的膀胱和肾脏结石,并可诱发膀胱。


2008年9月11日上午10时40分,新民网联系三鹿集团媒体部。该部门负责人表示,没有证据表明这些婴儿因食用三鹿奶粉而患病。据称,三鹿集团委托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对三鹿奶粉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各项标准均符合国家质量标准。[30]不过,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随后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该局从未接受过三鹿集团的委托检验。当天晚间,三鹿集团承认,通过公司自查,发现2008年8月6日之前发货的部分批次三鹿婴幼儿奶粉存在三聚氰胺污染。市场上约有700吨,同时发布了产品召回。声明中,但三鹿也指出,其公司没有售价18元的奶粉。


查处/三鹿奶粉事件


2008年9月12日,三鹿集团声称,该事件系无良奶农为了获取更多利润,在鲜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所致。三聚氰胺报价为8700元/吨。早在2008年7月中旬,编辑就从三鹿品牌甘肃省总经销商——兰州兴源食品公司获悉,三鹿已停止生产被证实受三聚氰胺污染的奶粉品牌“三鹿优佳”奶粉。9月12日,网易财经编辑收到三鹿品牌总监确认,2008年8月5日,当地经销商接到通知称,三鹿2008年3月至8月5日期间生产的产品受到污染,销售优质产品被阻止了。一系列产品被秘密添加和召回,但并未公开。这导致另一批婴儿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仍在食用三鹿题奶粉。事件曝光后,三鹿集团网站遭受多轮攻击。该网站的标题被黑客更改为“三聚氰胺集团”;主页也改成了“思考三聚氰胺集团新闻”,甚至变成了黑客之间的聊天和“三聚氰胺集团”。“集体传递”的地方。在第二轮攻击中,“三聚氰胺”被列为三鹿产品网页上的产品名称。


2008年9月13日,国务院启动国家安全事件一级响应机制,处置三鹿奶粉污染事件。患病婴幼儿免费治疗,必要费用由政府承担。相关部门对三鹿婴幼儿奶粉生产、奶牛养殖、原奶采购、乳品加工等各个环节进行了检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将会同有关部门负责对市场上所有婴幼儿奶粉进行全面检查。石家庄初步认定,三鹿“题奶粉”是不法分子在购买的原奶中添加三聚氰胺所致。他们已拘留19名嫌疑人并传唤78人。这19人中,18人是牧场、奶牛养殖小区、奶店经营者,其余1人涉嫌非法销售添加剂。


河北省政府决定立即对三鹿集团进行停产整顿,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三鹿集团董事长、总经理田文华被免职并被刑事拘留。石家庄市分管农业生产的副市长张发旺、石家庄市委副书记、市长计春堂等政府官员也被免职。河北省委还决定,免去吴先国的河北省委常委、石家庄市委书记职务。22日,李长江引咎辞去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长职务。他是因该事件而辞职的最高级别官员。奶粉事件在中国掀起了一场“行政司法责风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产品质量法》,三鹿集团将被处2亿元以下罚款。


新华社报道称,三鹿奶粉事件扩大的主要原因是三鹿集团公司和石家庄市政府在得知三鹿奶粉导致婴幼儿患病后隐瞒真相,未及时报告。小孩子。


2009年1月22日,河北省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三鹿原董事长田文华被判处无期徒刑。三鹿集团高级管理人员王玉良、杭志奇、吴巨胜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8年。和5年。三鹿集团作为单位被告,犯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被判处罚款4937万元以上。奶农张玉军、高俊杰、耿金平因涉嫌制造、销售三聚氰胺,被判处死刑。薛建中被判处无期徒刑,张彦军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耿金柱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肖宇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


2014年,72岁的田文华被减刑至18年。


事件升级/三鹿奶粉事件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对全国婴幼儿奶粉三聚氰胺含量进行了抽查。结果显示,22家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的69批次产品检出不同程度的三聚氰胺。除河北三鹿外,广东雅士利、内蒙古伊利、蒙牛集团、青岛盛源、上海熊猫、山西固城、江西光明乳业英雄品牌、宝鸡惠民、多加多乳业、湖南南山等被要求立即下架。不过,央视报道的三鹿奶粉中三聚氰胺含量与甘肃日报此前的报道不一致。含量减少了十倍。


我国现有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109家。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共抽查上述企业491批次产品。检查显示,22家企业的69批次产品检出不同程度的三聚氰胺。


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有文字均为原创文章,作者:admin

No Comment

留言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感谢你的留言。。。